•   炒股,就在一键之间,智慧投资,让财富迅速增长!跟随市场,赢在未来,炒股,让你成为财富的掌舵者!
  •   炒股不仅是追求短期收益的工具,更是一种智慧的投资方式。跟随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股票配资查询网址:配资炒股查询-矽睿科技3.22亿元入主安车检测 股价恐难复制“上纬新材”行情

摘要:   上纬新材(688585.SH)因智元机器人资产注入20个交易日股价暴涨15倍,成为近期A股最大“妖股”,然而这样“一招鲜”的行情也恐难再出现了。 ...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上纬新材(688585.SH)因智元机器人资产注入20个交易日股价暴涨15倍 ,成为近期A股最大“妖股 ”,然而这样“一招鲜”的行情也恐难再出现了 。

  日前,A股市场再次出现一例跟上纬新材类似的反向资产注入案例。8月5日 ,停牌5个交易日的安车检测(300572.SZ)发布复牌公告,称上海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矽睿科技”)与实际控制人贺宪宁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通过协议收购+受让表决权+第二期收购的方式 ,取得该公司控制权。双方协议约定首期转让的1472.24万股股份对应转让单价为21.84元 ,对应股份转让价款的总额为3.22亿元 。

  受此影响,安车检测在停牌前一日大涨11.87%;8月6日复牌当日,安车检测股价再次出现涨停报收31.21元/股。不过8月7日 ,公司股价在上冲33.65元新高后回落,跌幅达到7.34%,报28.92元/股。而上纬新材股价创110.48元历史高点后8月6日则出现跌停 ,8月7日微涨3.93%报收91.85元/股 。

  “对于反向资产注入的题材,当前资金交易关注度非常高,但是也存在非常大的风险 。上纬新材之所以被爆炒 ,其原因还是智元机器人想‘卡位’宇树科技提前上市,另外公司股东人数非常少,容易把股价炒上去。反观安车检测 ,同样是注入机器人资产,但是收购标的股东人数多一倍,矽睿科技所注入资产价值仅为智元机器人的七分之一 ,市场短期内再出一个‘上纬新材’基本不现实。 ”上海一家私募投资机构合伙人胡洋(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

  筹备IPO多年矽睿科技反向收购

  天眼查数据显示 ,矽睿科技2012年成立于上海,业务聚焦智能传感器领域,目前已构建包括智能运动感知系统 、磁传感解决方案、工业级融合感知模组在内的六大核心产品矩阵。

  在此前公告中矽睿科技对外称 ,公司深度赋能智能汽车、先进制造 、消费电子三大万亿级赛道,前瞻布局智慧医疗、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战略新兴领域。矽睿科技股东名单包括:上海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上海超越摩尔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上海云锋麒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不过目前并没有一个持股比例高于10%的大股东 。另外 ,矽睿科技高管名单中,董事长叶峻作为上海联和高管,他在上市公司宣泰医药 、华虹公司 、上海银行等一批企业中均担任重要职务 ,总经理孙臻则仅在矽睿科技履职。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2023年,矽睿科技两度接受上市辅导 ,备战IPO上市。其中 ,自2023年起的第二轮上市辅导持续至今,上个月最新发布的辅导还在工作进展中 。

  “辅导小组正通过网络核查、资料收集 、数据分析等方式对公司包括历史沿革、经营管理、公司治理 、财务会计、业务技术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尽职调查,协助公司完善业务发展战略、募投项目用途及投资规模等事宜。”上市辅导商国泰海通方面表示。

  而本次入主上市公司也不是矽睿科技首次与资本市场结缘 。

  “去年6月 ,矽睿科技作价6.83亿元,将所持上海麦歌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8.28%股份转让给了纳芯微,这笔交易在去年12月完成交割。”8月8日 ,有接近矽睿科技的相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另外,作为被收购的上市标的安车检测,近几年业绩出现持续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 ,安车检测作为国内机动车检测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及汽车后市场综合服务提供商,于2016年12月上市 。2022年—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业绩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净利润分别亏损3140.55万元 、5852.20万元、2.13亿元以及403.48万元。

  难以复制“上纬新材 ”行情

  “同样是资产反向注入,因为上纬新材的股价暴涨,导致散户对于此类题材情绪极度亢奋 ,这是非常危险的。上纬新材是因为智元机器人将资产整体注入 ,导致上市公司控股权出现变更,这也意味着以后上纬新材的业绩支撑有赖于智元机器人,另在公司名称也有可能出现变更;对于安车检测而言 ,矽睿科技的资产注入既不获得公司的控股权,也不成为公司的实控人,矽睿科技自身还在谋求IPO的过程中 ,所以股价仅出现两天大涨后就下跌,不排除是资金短时炒作 。 ”前述私募合伙人胡洋表示。

  据了解,矽睿科技此次收购 ,计划采用分阶段推进模式。根据公告,第一期,矽睿科技拟协议收购贺宪宁持有的安车检测1472.2万股、占6.43%的股份 。同日 ,矽睿科技与贺宪宁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约定在第一期标的股份转让完成后,贺宪宁将持有的13.57%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委托给矽睿科技行使。

  在第一期股份转让完成的前提下 ,贺宪宁持有的安车检测3107.5341万股(占比13.57%)解除限售后,也计划转让给矽睿科技,具体转让价格及权利义务安排 ,以届时签署的转让协议约定为准。

  其中,第一期标的股份按照每股21.84元作价,转让总价约3.22亿元 ,矽睿科技则分四笔付款 。完成选聘新任董事 、高管及完成上市公司营业执照、公章、银行账号等章照文件交接后3个工作日内,向贺宪宁支付第四笔股份转让款,也就是最后的10%转让价款。

  此次股权变动后 ,矽睿科技将直接持有安车检测6.43%的股份,并通过表决权委托的形式控制安车检测13.57%的股份,合计控制安车检测20%的表决权。由此 ,矽睿科技成为安车检测的控股股东,由于矽睿科技无实际控制人,安车检测将无实际控制人 。

  事实上 ,记者梳理发现 ,资本市场此前也出现多例拟IPO企业或者非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除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股权外,还包括撤回深市主板IPO申请的深蕾科技拟收购创业板上市公司线上线下(300959.SZ)控制权;哈啰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哈茂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拟收购永安行(603776.SH)控制权,哈啰出行曾申请赴美上市未果;星空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拟收购中旗新材(001212.SZ)24.97%的股份等。

  从上述反向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股价表现来看 ,中旗新材在今年3月发布相关公告后股价在两个月中出现近3倍的涨幅;线上线下的股价在今年6月份股价曾出现剧烈波动,却并未出现大幅上涨的行情;而永安行则在相关公告发布后股价出现5个涨停,随后在十个交易日中又跌回原点 。

  “中短期类似的收购会越来越多 ,长期则需要看IPO市场的恢复情况 。对于并购双方以及投资者而言,需要关注收购方能管理好上市公司 、资产能否装入上市公司,以及二级市场波动等风险。”对此 ,民生证券投行事业部保荐代表人吴超表示。

  值得一提是,就在8月7日盘后,上纬新材发布2025半年度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12.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0.04万元 ,较上期下降32.91% 。主要是因为海外美金应收账款造成的汇兑损失 、海外销售运费、佣金及研发检测试验费增加 ,使净利润较同期减少。

  一位不具姓名的券商从业人士指出:“上纬新材短期暴涨透支未来成长,基本面羸弱与政策降温加速泡沫破裂。投资者需警惕资产反向注入的标的公司股价‘博傻游戏’尾声的多杀多风险,回归业绩验证逻辑才是王道 。”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